为了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,推动高校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,大连东软信息学院SOVO中心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、跨专业、项目引领式的项目实践探索。软件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专业教师韩希武、王锡纲、张诚带领四十余名其学院2023级学生,在为期四周的实践学期中,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从下棋机器人到气味检测装置,从环保科技到未来交互的创新成果,用科技智慧为校园素质教育注入新动力。
课程设计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方式,教师将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模拟企业运作的管理机制。在项目准备阶段,教师根据学生人数将其设置为不同的分组,通过积分规则、每日日报、周总结等机制促进成员配合,又引入"投资人评估"概念,以阶段性评审和终期答辩激发跨组竞争,模拟真实创业生态。再限定学生向教师咨询的时间,鼓励学生自主调研与大模型工具应用,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
在项目启动阶段,小组成员历经激烈的头脑风暴,提交十余个创意项目方案,经三位导师严格筛选,最终确立四个兼具技术挑战性与社会价值的实践项目。
下棋机器人通过视觉定位与算法优化,将人工智能课程理论转化为可视化的棋盘博弈,为素质教育提供创新展示平台;
自动捡垃圾机器人采用JetRover底盘与4G远程控制系统,实现室内外垃圾智能识别与抓取,完美契合环保科技发展趋势;
方向盘互动装置创造性整合人机交互与自动驾驶技术,通过远程操控平台验证路径规划算法,为智能驾驶研究积累宝贵经验;
气味检测装置则构建起传感器矩阵与大数据分析系统,实时生成空气质量可视化报告,拓展至教学、医疗等多领域应用。
经过四周高强度实践,三名企业专家与校内两名专家受邀组成评审小组,对各组项目进行答辩评审。四组项目不仅形成技术扎实的原型产品,更锻造了学生团队协作、创新思维与工程落地能力。从算法调试到硬件集成,从需求分析到成果演示,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学生的成长印记。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创新成果,正逐步转化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标杆案例,而参与其中的四十余位学生,已带着这段珍贵的实践经历,站在科技与人文交汇的新起点,继续探索未知的可能。
2023级实践学期创新班的同学们正在这些精彩项目中挥洒汗水、释放创意,相信他们定能在实践中收获成长,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!后续我们还将带来更多项目进展与成果分享,敬请期待!